[點晴永久免費OA]ERP系統之物料編碼規則要求及設置
當前位置:點晴教程→點晴OA辦公管理信息系統
→『 經驗分享&問題答疑 』
一、編碼的目的 給物料編碼,如同給人取名。取名的目的,首先是要能將其與他人區分開來,其次還要具備好讀、好聽、好記、好寫、好用的特點。 好讀,意味著名字中沒有生僻字、多音字等,確保每個人都能正確讀出。若名字常被人叫錯,不僅自己心里不痛快,也會給他人帶來麻煩。 好聽,不僅要求聽起來動聽、悅耳,更重要的是,當讀出來時,別人能馬上知曉是什么字以及如何書寫。 好記,即名字便于記憶,有一定規律,比如串起來是一個詞,或者代表一個地名等。 好寫,要求名字大家都能寫出來,電腦也能順利輸入。否則,在辦事時往往會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。曾有朋友因名字中的一個字電腦里沒有,導致機票上的名字和身份證不符,每次都要手寫、蓋章,十分麻煩。 好用,當前面三個條件都滿足時,自然就更便于使用了。 給物料編碼,目的就是要好用。而一個好用的編碼,必然也要好讀、好聽、好記、好寫。 二、APICS對物料編碼的幾個基本原則 1.統一性原則:一個組織內只能使用一套物料編碼,這樣方便組織內不同企業間進行數據交換。 2.唯一性原則:一種物料只能有一個編碼,同樣一個編碼也只能對應一種物料。 3.嚴謹性原則:所有物料編碼的建立需由授權專人負責,以保證編碼的正確性。 4.終身制原則:即便某物料以后不再使用,其編碼也不能重新分配給其他物料。 5.簡單性原則:編碼必須簡單。一套復雜的編碼體系會產生昂貴的學習成本,也不利于推廣。 6.清晰性原則:編碼中使用的字符必須能夠清晰辨識,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混淆的字符,如字母“O”和數字“ 7.擴展性原則:要考慮預留足夠的擴展空間,以便后續新增物料能繼續使用該編碼體系。 三、物料編碼的功能 1. 增強物料資料的正確性 物料的領發、驗收、請購、跟催、盤點、儲存、記錄等所有活動,均有物料編碼可供查核,因此物料數據更加準確,能避免一物多名、一名多物或物名錯亂等現象的發生。 2. 提高物料管理的工作效率 物料進行系統排列后,以物料編碼代替文字記述,物料管理變得簡便省事,工作效率得以提高。 3. 利于電腦的管理 物料編碼推行徹底后,才能進一步利用電腦進行更有效的處理,從而實現良好的物料管理效果。 4. 降低物料庫存、降低成本 物料編碼有利于控制物料庫存量,同時能防止呆料產生,提高物料管理工作效率,進而減輕資金積壓,降低成本。 5. 防止物料舞弊事件的發生 物料一經編碼,記錄準確且迅速,儲存井然有序,可減少舞弊事件的發生。 6. 便于物料的領用 庫存物料都有正確統一的名稱及規格并予以編碼,這對用料部門的領用以及物料倉庫的發料都極為方便。 7. 便于壓縮物料的品種、規格 對物料進行編碼時,可以對某些性能相近或相同的物料進行統一、合并和簡化,從而壓縮物料的品種、規格。 閱讀原文:原文鏈接 該文章在 2025/7/11 10:26:18 編輯過 |
關鍵字查詢
相關文章
正在查詢... |